留学预科|留学预科班 出国留学预科班招生信息网 -全面、专业、准确的重点大学留学预科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留学预科 > 本科生留学 >
大学生出国留学的五大理由 2014-09-03 21:28 来源:www.lxykb.cn

  每年的六、七月,是出国留学签证的高峰期,每个工作日,北京各大使馆签证处门前都是人头攒动;而到了8月,每架飞往海外的国际航班上少说也会有十几个对陌生国度充满憧憬的中国留学生那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

  几年前,当北京大学物理系一位毕业生在其临别赠言里写下"相聚在美国"这句话时,人们仅把它作为是句玩笑。然而现在,北大毕业生相互间的赠言里,此类内容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你想去哪个国家留学?去美国还是英国?哪个国家的奖学金好申请?哪个国家的文凭更管用……?”这些,也成为在校大学生探讨的热门话题。

  事实上,在我国的数十所重点高校,出国留学已成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们的一种主流选择。据有关部门统计,近3年来北京地区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的人数每年以37%的速度递长。一项对北京5所名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有出国意向的学生超过70%。尤其是清华、北大这样的著名高校,出国已成为他们毕业时的常规选择。

  在北京高校的部分"热门"专业,直接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还要高。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13人,比例接近90%。据悉,在北京大学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中,76%的学生去了美国,清华大学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2%。

  在清华、北医大、复旦、交大、同济、中山、南开、厦大等国内名牌院校,留学趋势同样明显。随着名校本科生出国热的高涨,其他高校的本科生也纷纷作出了支持和追随的姿态。

  这两年,北京高校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大学时代要有'寄托'"。"寄"是指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托"是指托福。由于申请国外大学奖学金往往需要GRE和托福成绩,考"寄"、考"托"因此成为许多在校学生的"寄托"。从以出国培训而闻名的北京新东方学校的学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的大二、大三学生,他们大多是准备毕业后直接去国外攻读研究生。

  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培养的大学生,在能够回报社会、服务祖国的时候,却不惜放弃在国内发展的机遇,倾心于远渡重洋,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

  理由一:“那里传授的知识更新一些”

  "什么教育能使我在明天比别人更有价值,是我作选择时的标准"。2002年海外优秀科技大学推介展示会上,一位正在展台前咨询的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了这样的表示。

  加拿大的一家报纸对中国这几年出现的出国留学热作了这样的评价:"老一代留学生的动机是希望去国外,哪一个国家都可以;而今留学生的目的意识很强,就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中国的留学已趋向理性和成熟。”

  确实,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需要大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更需要大批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尖端科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成为现在很多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

  很多大学毕业后选择出国的学生在接受记者时认为,国外的研究生教育比国内强。"不管是环境设备、授课方式、还是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国外的研究生教育都比国内要做得好。"尤其是理工科生,更是把出国留学作为主动发展自身专业的首选。

  出国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条渠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派出留学人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派出留学人员的总数在一百万人以上,亚洲地区约占总数的一半,其次是非洲国家。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很重视这项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行了"人才开发政策",并以此作为战后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课题。时至今日,日本科学技术居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但它每年仍然派出大批留学人员出国留学。

  美国虽然在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仍然十分注意博采各国所长,现在每年仍派出近两万人到各国留学。

  不过,像美、日等发达国家,更注重的还是发展本国教育,向外国派留学生,只是作为本国缺少的学科的补充。如日本的一些得到国家资助的名校,毕业生出国的很少,日本的优秀人才也很少出国,如果他考上了日本东京大学,就绝不会到哈佛大学去深造,日本凡到国外读书的,一般都不是最好的。因此,即使出国留学拿到了高学位,也不会比在本土名校毕业的好找工作。而我们国家正好相反,中国国家投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出国的越多,还都能申请到奖学金。

  令人可喜的是,现在我国的留学生出国留学已经走出初时的盲区,而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更新的知识作为首要选择。

  理由二:“留学也是一种投资”

  德国《世界报》对中国日趋升温的留学现象作了这样的报道:正如20年前富有的日本人和香港人把他们的下一代送美国、加拿大或者欧洲接受教育一样,在经济改革中富裕起来的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现在也在把他们的孩子送往国外……

  日本共同社评述说:经济继续迅速发展的中国出现了新的海外留学热。可以说,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第三次出国留学热,其背景在于富裕阶层的急剧增加。加入世贸组织又加速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促使留学热进一步升温。

  确实,近几年国内部分家庭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富裕家庭总数的增加,为其子女出国留学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中国现在已向海外派出了近40万名留学生,其中自费留学的近19万。留学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公派留学和一部分人能申请到奖学金外,很多学生都是自费留学,出国留学一般每年需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10多万元人民币,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国内的一些私营企业主、外企管理人员、艺术工作者、一些国有大企业的厂长经理等,现在都有能力支付这笔教育费用。而一些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为了孩子,也会节衣缩食,省出钱来送子女出国留学,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投资。

  理由三:“外国的奖学金挺诱人的”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最具有吸引力的留学地点是美国,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

  但凡世界一流的大学,都希望在校的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外国留学生,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学校在世界上的声誉,也有利于学校的国际化程度,生源广阔的大学才有较强的生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校都希望能吸引和收集世界各地的人才。德国政府曾明确表示,外国留学生是德国高校对外合作的财富;日本人则坚定地认为,外国留学生的加入,增加了日本大学的魅力,推动了日本大学的国际化。对一些国家来说,吸引留学生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一般留学生都会很自然地加强对留学国家的感情和亲和力,加强两国间的交流。为吸引国外一流的学子到自己学校就读,外国的名牌大学一般都设有奖学金。

  外国名校名目繁多的奖学金确实十分诱人,尤其是针对那些特别优秀学生而设的奖学金,不仅能学费全免,有科研经费,还能给陪读的配偶提供生活经费。其中尤以美国的奖学金最为吸引人。

  一位研究外国教育的人士分析说,美国就是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优秀人才,美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花样繁多的研究金、奖学金、助教金、助研金对国内学子有着不小的诱惑力,尤其是对清华、北大、复旦、科大等名牌院校的毕业生,如果他们有不错的托福和GRE成绩,有享有一定名气的大学教授推荐,如果在校时又参加过一些科研项目,要获得奖学金不是一件难事,如果操作得好的话,他们通常还能一个人拿到几项奖学金。

  美国的各大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学,如耶鲁、哈佛、普林斯顿等,都设有奖学金,高额奖学金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才,凡能进入这些大学的,一般都会获得一定的奖学金。而美国有些学校某些院系,经费相当充裕,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只要被录取,几乎个个都会有奖学金。

  如果你申请到了研究奖学金Fellowship,就是全奖,除了免学费、杂费、住宿费、保险费、书本费外,还给获奖者一定金额作为个人消费。当然,这个奖学金的竞争较为激烈,要特别出众的人才能得到。一般奖学金比研究奖学金较易申请到,这种奖学生的金额随具体学校规定的学杂费高低而不同,但一个学生可同时申请两种以上的奖学金。

  美国的这些奖学金,有的可以在出国前就得到,有的可以出国到校后再争取。这两年,美国经济滑坡,学校的奖学金有所减少,但相比其它国家,在总数上它还是最多的。因此,国内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是以美国作为留学首选国。以致于有人把美国的托福考试比喻成中国教育成果的收割器,当中国的家长通过精心培养,把孩子里的尖子一步步培养起来并送进了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之后,美国人用优厚的奖学金,通过托福考试,轻轻松松地就把这些尖子收割走了。

  理由四:“避开今年的就业高峰”

  “今年就业找好工作有点难,等留学回来后再找一个理想的、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今年很多选择出国留学的大学毕业的一种普遍心态。

  结束了快乐的校园时光,大学生们走出了象牙塔,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抉择,但是从各方面传来的信息却是,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是选择在国内发展还是出国进一步深造,成为很多高校毕业生考虑得最多的两个问题。

  这几年,我国人才市场总体供求平衡,但大学生毕业时面临工作难找的窘境是不争的事实,是无法回避的。随着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国内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就连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也出现了毕业后就业的压力,"皇帝的女儿"也开始为"出嫁"发愁。

  从就业市场看,今年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1998年进校的,这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首届大学生毕业,共有145万人,去年我国高校毕业生115万,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大体为70%,估计今年的社会用人需求总体与往年持平,但高校毕业生却比去年增加了30万。如果初次就业率与去年的70%持平,那么就会有37万左右的毕业生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单位。

  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曾是接收大学生就业主渠道,但随着市场的发展,结构调整、编制压缩,减少了对大学生的数量需求。20年来,普通高校已有近800万名毕业生,许多用人单位在人员数量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对新招毕业生的各方面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例如要名牌院校的,要学历高的,要热门专业的等等。

  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急需人才的农业、地质、矿产等行业难以接收到大学生;一些需要大学毕业生的单位、企业招不到人,因为很多毕业生不想去这些单位;但是,毕业生想去的地方又因名额关系进不了。

  最近从各地传出的信息使即将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就业的压力。面对如此就业形势,大学生们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很多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就想通过出国留学,既可免去眼前的诸多烦恼,又可为以后的就业铺就更高的台阶,不失为一举两得的选择,特别对那些平日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言,更是一种上策。

  其实,目前社会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并没到了无业可寻的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教育还没走出“精英”时代,美国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可去当售货员、当勤杂人员,而我国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却把目标定得很高,高薪体面的工作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近几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一改昔日的清贫,书写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财富神话。他们抑或在外企,或大多有着留学背景,专业以计算机、金融、证券等行业为多,他们的迅速崛起,驱动着学子们对新经济的追逐,也促动着一部分大学生"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的"的求职心态。

  一边是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一边是走入人才市场的大学生慨叹"就业难",人才的供与求形成了两条难以相交的平行线。

  理由五:“洋文凭的含金量更足”

  一位正在办理出国的在校硕士生张晓娴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虽然我也是研究生,但毕业后无法与留洋回来的相比,洋文凭比土文凭吃香多了,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只认洋文凭。张透露说,她大学毕业那年就开始寻找工作单位,但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因为用人单位不愿用女的。现在她研究生快毕业了,很多用人单位又提高了对学历的要求,看重“海归派”,更认洋文凭。

  确实,经济发展的需求,引起了对人才的渴求,而为了表明重视的决心,各地不约而同采用了激励方式——高薪,今年5月在北京的一场面向海外学子的招聘会上,一家公司开出了10万美金的年薪,其它企业开出的年薪最低的也有20万元人民币;上海浦东的海外洽谈会开出了年总收入50万人民币,这些还都不是最高的,在去年的一次招聘会上,广东的一家企业开出了120万元的年薪,如企业效益好的话,他还可参加分红。这些招聘的企业抱着这样一种观念:“引进人才是需要成本的。”他们认为,留学生观念新,所学的技术也比较新,而最无法替代的是留学生所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他们在国外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

  在国内金融界,曾流传有这么一句话:海龟(归)上岸,土鳖滚蛋。意思是说近几年大批留学回国人员颇受重视,而国内培养的博士却受到冷落,甚至连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在待遇方面,同等职位的“海归派”人员的年薪通常要比本地化人才高3至4倍,

  为吸引留学生回国工作,我国先后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各省市也都先后出台了为留学人员在创业、科研经济、使用外汇、出入境,以及住房、子女入学、报酬等方面都给予给很好的优惠,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都归定,留学人员回来创业、工作,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限制,其配偶及子女也可随迁,不用交超生子女费;企、事业单位聘用留学人员,其报酬从优确定,对有突出贡献的,可以予本人工资10倍以内的特聘岗位津贴;受聘科研、教学、卫生等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担任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受单位职称指标限制,设立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基金。四川的优惠政策还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工龄计算、住房奖励和户口等后顾之忧问题作用明确规。天津的政策更为具体,除保证海外留学人员得到与其劳动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外,留学人员还可以技术、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属于专利的还可以一次性获得专利使用费,而在国外取得了属于非专利技术的,可在3年内按其年产生经济效益税后利润的30%奖励,对于放弃国外长期居住权的可担任单位法人代表,学术带头人由单位提供不少于150平方米的住房和4万元的安家费……

  各地出台的这些优惠政策,应当说是非常必要的,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由此而带来了过于重"洋学位"的负面效应,有些优惠政策,对于本地培养的土博士来说可望而不可及。这就形成了具有同等的国内文凭的人在持有'洋文凭"的人面前低人一等的现象。





(责任编辑:出国留学预科班招生信息网 http://www.lxykb.cn)

咨询热线:400-808-1951 留学项目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出国留学预科班招生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出国留学预科班招生信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出国留学预科班招生信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留学预科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